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我所主任李凊一级律师参加
四川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2021年1月29日,四川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我所主任李凊一级律师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并接受媒体采访。
一、《四川日报》登载政协会议报道《对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这一年 看委员的责任与担当》,李凊律师对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12项协商制度建设作了点评。
报告原文:
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制定和完善加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等12项制度
延伸阅读
一年来,省政协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着力在强化制度集成和制度执行上取得实效。先后制定和完善加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委员视察考察工作条例、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等12项制度。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协商共同性事务作出机制性安排。坚持年度好提案、优秀调研视察报告评选制度,健全提高协商质量机制,推动形成覆盖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的制度体系。
委员点评
□李凊(省政协委员、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
制度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明确性和连续性,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年来,省政协制定和完善12项制度,这是非常好的举措。同时,更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从根本上保证协商工作有序有规、长期稳定。纲举目张,制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政协的民主协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高政协协商能力和水平,增强协商的专业性、实效性,发挥政协的积极作用。
二、四川日报社《川观新闻》媒体登载政协会议报道《关注养老难题 四川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社会合力托起“夕阳红”》,李凊律师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出了建议。
省政协委员李凊:推动意定监护地方立法
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凊则关注到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工作中发现,老年人成为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后的指定监护案件逐年增加,指定监护程序完成后,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相关的离婚、同居析产、侵权、不当得利等纠纷发生。更有甚者,子女完成指定监护程序后将老人房产变卖,随即对老人放弃治疗。”
省政协委员、省律协副会长、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凊
当老年人失能失智、生病陷入昏迷之时,如何确保疾病能得到及时救治,其监护人是否会全心全意、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照顾其生活直至康复,如何在家庭的纷争中确定对其最为有利的监护人?李凊表示,意定监护制度实施近八年来,遇到立法上规定缺少操作性、意识上社会接受度不高和专业上行业规范无统一标准的三大困境,致使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对此,她建议通过地方立法完善意定监护实施细则,加大制度宣传力度。
李凊建议,要完善意定监护合同的具体规定,细化合同成立、生效、变更、终止、撤销等情形。要限制监护人的选任资格条件,并设立监护审查和监督机制。此外,行业协会要出台规范指导意见,如律师协会、公证行业协会、法学会等各法律类专业行业协会应加强意定监护法学理论研究,制定意定监护协议范本,制定规范指导意见等,规范合同文意,加强合同效力,简化操作流程,切实保障权益。
三、《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宁宁就热问话题”老年人不会用APP办理业务“采访李凊律师,李凊律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老年人不会用APP办业务怎么办?
鼓励公益组织提供相关服务
内江网友“kris”最近面临一些困扰——现在合作医疗办理、社保卡办理等农村基本事务很多都实现了网上或APP办理,但远在农村老家的父母、亲戚及街坊文化程度不高,不知如何办理业务。她求助:“信息化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如何为少数没能跟上潮流的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省人大代表、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说,不能为了追求智能化、数字化就忽略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要通过做好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让服务更便民。
“首先要建立台账,把这部分群体的情况摸清楚,通过村组干部上门服务,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他表示,原来村组、乡镇多,但干部少;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资源和人员整合、下沉,这为做好服务创造了条件。“原来一个村只有五六名干部,现在3个村合并为1个,常设村干部10多人。这意味着在制度和程序设计到位、技术路径搭建好后,能腾出人手提供个性化服务。”
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凊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可设立专门窗口、安排专人提供服务,搭建帮助通道,比如,村干部可对老年人进行普及教育工作;出台相关鼓励支持政策,鼓励公益组织与机构到农村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等。